释安迦、高淑敏、杨静、韩成圣四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办好家长学校,支持家庭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第一条建议是重视家庭教育,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联动的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家”论断,深刻认识新时代的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的战略定位。积极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特别侧重18岁前的家庭教育。自2016年以来,以“六有”“五落实”的标准,在全市63所学校(含市直幼儿园)100%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规定课时和辽宁省家长学校统编教材《家长必读》,评聘、组建各学校、联盟校、教育局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联动定时开课。充分发挥广播电台、电视台媒介优势,建立“家长课堂”分享阵地,设立“家教分享”“专题讲座”“答疑解惑热线”专题栏目,定时、定期、有序播出,真正实现家庭教育的多视角、实践性和有效化。凌源市教育局与凌源市妇联2023年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凌源市教育系统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方案》(凌教联〔2023〕6号),以服务广大青少年学生和家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教育观念,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局与市妇联将会在年末定期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成效进行考核,及时将相关意见进行反馈。
第二条建议是政府、社区、学校要合作,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课堂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考核。根据教育局与市妇联联合发文凌教联〔2023〕6号文件,由妇联牵头组织,循序建立社区家长学校,社区和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有效衔接。让家长接受进一步的教育,才能培养好孩子。教育局拓宽家教渠道,持续评选展播系列精品家教微课,有序组织广大家长收听收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省、市家教公益课;每年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来凌源有序实施“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活动,教育局机关工委组织教育局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家教进社区”活动;自2021年9月起,凌源教育局已与辽宁省久明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益联袂,循序引进久明独创的《3至18周岁孩子成长说明书》,并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有序实施。这将针对所有孩子问题及家庭问题对症双向解决。一旦有序实施,18周岁前的家庭问题的有效解决不是梦。
第三条建议是抓住孩子成长、成才的几个关键时期、关键点,做好家长的教育和引领。教育局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精品课程建设,按照基础指导全覆盖、专项指导有针对性的原则,围绕入学节点和学生成长关键期聚焦青春期教育、学生逆反、游戏网瘾等突出问题,按学段聘请专家录制家庭教育指导精品课程,并列出家庭教育指导宣讲菜单供基层学校(幼儿园)和社区选择,逐步实现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覆盖,提高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使父母与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好习惯,为子女的发展提供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第四条建议是要进一步做好尤其是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长的监护和教育主体责任,引导家长承担好法定的养育和教育责任。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协调。街道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牵动,街道妇联积极参与组织实施,需要广泛建立和完善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等阵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引入专业化指导服务力量,以品牌课程、交流座谈、答疑解惑、指导服务等形式,积极开展送课进社区等公益性课外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配合相关部门,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现实状况来看,家庭教育工作还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家庭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家庭教育是一项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工程,凌源市教育局将会对家庭教育工作逐步完善、逐步推进,进一步加大家庭教育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家长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创新家长学校模式,提高家长素质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营造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快乐的心境中健康成长、成人、成才。
凌源市教育局
2023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