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建设数字凌源、智慧凌源的有关要求,通过科学化手段监控污染源排放情况,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水平,从而达到绿色低碳经济目标,我市建设在线监测平台。
一、总体目标
环境在线监测平台集成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数据资源,建立“可指挥、可研判、可执法、可调度”的一体化工作平台。通过建设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实现生态环境数据实时上传、实时处理和发布,汇集各部门的生态环境数据、污染源企业数据,全方面掌握我市环境质量现状,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决策重点区域和流域重大环境管理问题,为政府提供决策的第一手资料、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打造精准治污、多方协作的生态环保管理模式,提升决策的智慧性、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人民的环境幸福感,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社会行动体系。
二、成立工作专班
为确保按时完成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建设,成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定期召开专班工作会议,研究讨论平台建设的设计方案及如何快速开展平台建设工作。市政府周海旺副市长亲自调度,一周一汇报平台建设进展情况,每二周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会议研究推进平台建设,各成员单位与设计方密切配合,积极推进平台建设工作。
三、完成平台框架设计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与铁塔公司和辽宁工业大学专家进行沟通,综合全市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全方位的设计构思,完善土壤、森林、湿地、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等方面的生态保护综合信息,汇集工业企业污染监测信息,统一污染源数据库,建立综合、协作的生态环境管理模式平台。
四、点位设置
经过专班和设计单位多次现场踏勘,对布设点位进行考察优化,点位布设围绕国控点、开发区、凌钢、供暖公司等重点空气质量监测位置,新布设了26个七参数微观站点,主要监测因子为PM2.5、PM10、SO2、CO2、CO、NO2、O3、TVOC七个参数,保障空气质量;在青龙河水源地、七间房污水排放处、市区两个污水处理厂以及凌钢、开发区等重点位置共选取9个污染源视频监控点位,监控水质、大气等污染源排放情况及污染源头;在四官营子、刀尔登、三十家子、小城子四个农田面积较广泛的乡镇分别设立1个秸秆焚烧监控点位,对四个乡镇的重点农田区域进行秸秆焚烧监控。
原有的4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同时接入环境监测平台,我市现已共接入30个环境空气监测站点、9个噪声监测点位、9个污染源监控点位、4个秸秆焚烧监控点位。
截至目前,监测平台已完成所有仪器设备安装调试,监测平台系统功能正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