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21-11-01 信息来源:凌源市发改局
浏览: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顺利推进凌源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部分  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省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省扶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等多重历史机遇,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旋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工业强市为主导,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强力实施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服务业现代化“四化”牵动战略,抢抓机遇,破解难题,扎实工作,“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取得了重大进展,各项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保持了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为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到2010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122.5亿元,年均增长2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实现7.47亿元,年均增长33.3%。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5亿元,年均增长43.8%,共实施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万元重点项目372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5亿元,年均增长25.9%。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有、集体企业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新一轮机构改革基本结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水利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教育、医疗改革逐步深化,行政审批、财政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围绕资源和产业链招商引资进一步强化,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393万美元,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自营进出口权企业增至8户,出口创汇突破2909万美元。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冶金矿业、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业成长为主导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内部结构不断调优,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三大主导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产业日益繁荣,商贸流通、房地产、金融、社区服务、中介咨询等服务业发展迅猛。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8:46:36。

——城乡建设日臻完备。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城改造、新区开发有序推进,完成拆迁面积77.4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小城镇建筑面积75.5万平方米,城镇、农村人均住宅面积分别达到13.5平方米、20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38.14%。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观,实施供电工程108处,通信能力达到30万户,污水处理厂、火车站、凌河广场等重点工程先后投入使用,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4%,新增凌佐线、高连线、凌热线、兴凌线等道路8条15.7万平方米,行政村通油路达到131个,累计铺装油路和水泥路面419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26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特派工作扎实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申报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85个,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1个,5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狠抓教育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新建和改造校舍27.8万平方米,52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充实到教育战线,实现了高中教育城镇化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农合率先在全省实行了基金门诊统筹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建成文化站30个,“农家书屋”119家,相继成立了市书画院、皮影协会等民间组织,并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旅游市场进一步规范,被评为省旅游强县。计划生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到“十一五”末,全市人口64.8万人,平均人口增长率为3.85‰,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体育、广播电视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社会服务、物业管理等工作不断加强,形成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市城镇居民就业再就业渠道不断拓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社会福利和救济手段不断完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人口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各类社会保险覆盖23万人。全市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18万人减少到10.8万人,比重由36%下降到21.6%。到“十一五”末,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2000元,年均增长16.68%;农村人均纯收入实现6500元,年均增长16.66%。

——公共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先后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等各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项规划;清理多项不合理收费,减轻了人民群众负担;强力落实了回迁户定期回迁和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切实保障了拆迁户和农民工切身利益;企业生产安全监察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日趋平稳;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两不误”;健全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平安凌源”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虽然“十一五”以来凌源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比,还存在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项目支撑不足,科技和人力资源短缺、创新能力不强,城市供水、供热等民生问题突出、人居环境建设滞后,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扩大,如继续沿用传统的增长方式,将难以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因而,“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

二、发展环境分析

展望“十二五”,我们面临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任务和新形势,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们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发展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从省内看,辽宁正处于加快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已经迎来开放高峰。从全市看,朝阳在省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和被纳入沿海经济带双重机遇面前,正处在历史上最佳发展期。从自身看,省决定支持我市发展成中等规模重要节点城市,随着京沈高铁、凌绥高速、赤绥铁路、锦承铁路复线等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我市必将获得更广阔和更有利的发展空间。这些有利因素将对凌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全力实施工业化带动和城镇化牵动战略,以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攻方向,以做强主导产业、壮大经济实力为核心任务,以深化改革、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扩大招商引资、强化项目建设为战略支撑,全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和城乡生态化进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必须把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集聚更大的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和更多的资源要素,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高速发展,带动整个经济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二是必须把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贯穿加快发展的全过程,注重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城乡发展相统筹,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是必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紧抓不懈的战略举措,不断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加快造就出密集的项目点和强壮的项目群,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是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发展中推动各项民生工程不断取得扎实成果,努力提高民生质量,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是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置于地区发展的“生命线”位置,狠抓干部队伍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务实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和执行落实能力,确保凌源软环境在整治中持续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前两年,为“稳定、调整,巩固、提高”阶段,推动经济稳健增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地区发展实力,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后三年为“提速、变频,冲刺、跨越”阶段,不断加快发展速度,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目标,推动凌源崛起振兴。努力争取在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率先突围,到“十二五”末,进入全省县域二十强,把凌源建设成为辽冀蒙交汇处最具活力的新型工业重镇、设施农业强市、商贸物流名城、文化旅游胜地。

“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不低于“十一五”的平均速度,各项任务目标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到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快速增长。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55亿元,年均增长30%。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8亿元,年均增长30%,力争实现40亿元,年均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亿元,年均增长40%,力争实现570亿元,年均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亿元,年均增长24.7%。

——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进一步确立。农业经济基础地位进一步夯实,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更加繁荣,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地位得以确立。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7:28。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开放型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五年累计实现招商引资4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亿美元,外贸出口额2亿美元。

——城镇功能得到提升。完成老城区改造和南河新区、河东新区开发,启动万元店-热水汤、小城子副城建设,努力达到主副同城,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30万,中等城市初步形成;小城镇建设面积达到33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0%;城镇、农村人均住宅面积分别达到29.5平方米、30平方米。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消减10%,实现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双达标,市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85%,森林覆盖率达到53.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垃圾、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全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率达到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城镇、农村养老保险普及率分别达到90%以上、85%以上,全市人口总量控制在65.5万人以内,平均人口增长率为3.05‰,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健全面向城镇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供应体系。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

——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等重点工作,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0%以上,安居和幸福感显著增强,争取荣获国家级平安市称号。

   凌源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
2010年实际年均增速2015年规划年均增速
经济总量




1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122.521.245530
2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21.915.468.225.5
3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57.318.4259.435.2
4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43.330.4127.424
5三次产业比重
18:46:36
15:57:28
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7543.840340

力争实现


57050
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7.4733.32830

力争实现


4040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016.682424015.1
9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16.661300015
农村经济




10农业总产值亿元4817.412421
11粮食总产量亿斤2.5
2.5
工业经济




12工业总产值亿元10029.7518.439
1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6247.431138.1
第三产业经济




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6.525.911024.7

 

第三部分  “十二五”时期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经济发展重点

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基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打造强市工业、构建惠民农业、活跃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建成2个百亿元以上特色产业集群,10个十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00个,超亿元项目50个,储备项目500个。

(一)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按照“项目拉动、产业聚集、园区支撑、配套驻凌大企业”的思路,集中力量发展壮大冶金矿产、汽车装备制造、建材、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扩充整体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实力。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实现518.4亿元,年均增长39%以上。

1、推进工业经济优化升级。按照“巩固、整合、提升、扩展”的要求,实施项目支撑战略,力争在项目数量、投资规模与技术水平上实现新跨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优化资源配置,为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服务;大力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培育一批大企业集团,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创建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

2、做强做优四大主导产业。以项目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围绕原有资源优势上项目、拓产业,不断完善两大园区建设,积极谋划建立高新技术农业园区。依托凌钢及鸿凌集团培育壮大钢铁深加工、汽车装备制造业,吸引更多的配套企业入驻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150亿元,税金5亿元;依托丰富资源促进玻璃及建材业企业聚集市玻璃(建材)产业园区,实现产值100亿元,税金4亿元,全力将两大园区打造为省级园区;依托保护地及牛猪禽优势,建立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实现产值50亿元,税金1亿元。带动凌源工业经济全面发展。

——改造提升冶金矿产业。按照延长产业链、提高加工度、构建供需链的要求,依托凌钢集团和矿产资源优势,大力整合和深度开发矿产资源,推进矿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发展冶金产品和非金属制造业。重点扶持钢达集团、天源矿冶、龙源实业等企业开发硅锰合金、矿山配件、冷轧带钢、金属磨料、页岩油等产品。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尽早开发沟门子菱铁资源。依托日兴矿业、金地矿业等企业搞好黄金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盘活嘉能特钢资产并推动其成为我市冶金产业的龙头企业。依托凌钢油母页岩开发项目、东晟炭素等企业发展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加工,重点开发页岩油、膨润土、石墨电极等产品。同时,要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凌钢吸引相关附属企业,以及其他规模较大的钢铁深加工企业落户园区。到2015年,培育出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5个、超亿元企业10个、超5千万元企业20个,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税金7亿元。

——改造提升汽车装备制造业。利用凌源传统汽车工业基础优势和铸造业发展优势,按照龙头带动、关联配套、分工协作的要求,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促进汽车装备制造业升级。依托鸿凌汽车集团产品目录的特有资源,深入整合存量资产、工程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汽车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园区,把园区西中部发展成以汽车组装为主导的企业群。发挥铸造和机械加工产业基础优势,推进一汽汽车车架、鸿锐曲轴扩能改造项目,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加快凌源市凌河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整车组装项目建设进度,使其尽早达产达效;扶持鸿益油泵、东方铸造、桑迪汽贸等骨干企业群体规模,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及关联配套企业,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到2015年,培育出销售收入超5亿元企业3个,超亿元企业3个、超5千万企业4个,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税金2亿元。

——改造提升建材业。放大石灰石、膨润土、硅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按照做强骨干、壮大基地、开发新品的要求,大力发展建材产品制造业,逐步完善市玻璃(建材)产业园区建设,实现由原材料制造业为主向加工制品业为主转变。围绕石灰石,重点开发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低碱水泥、特种水泥、超细粉、纳米碳酸钙等产品;围绕硅石,重点发展平板玻璃和玻璃深加工产业,并积极开发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等产品;围绕工业废渣,重点开发建筑砌块、耐火材料等新型建材产品。着力培育附加值高、生产规模大、工艺先进、循环经济型骨干企业,支持世明公司建设4条玻璃生产线,全力推进玻璃精深加工、硅晶生产等高附加值项目,加快引进钢化玻璃、灯饰玻璃、硅晶产品、光伏组件等精深加工项目。推进中国建材集团北方水泥公司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和智川日产万吨水泥熟料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促进鸿凌建材、华源建材等骨干企业提高产能,扶持北方建材、金川建材等企业新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扩大规模企业群体。到2015年,培育出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5个,超5亿元企业6个、超亿元企业8个、超5千万元企业6个,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税金8亿元。

——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按照增强带动力、提高加工率、提升附加值的要求,提高保护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接长畜产品加工链条,加快林产品开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依托三大主导产业基础,积极引导禾丰、柏慧、希波等企业入驻高新技术农业园区,全力推进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依托东远科技、凌源花卉市场、八里堡批发市场等企业,重点发展花卉、蔬菜、小杂粮的初加工、包装;发挥宏达牛业、嘉珍兴业等企业规模优势,重点开发冷鲜肉、肉灌制品、牛猪禽肉深加工产品、皮革、生物药品、保健食品等产品;依托金阳实业、日强食品、晟昱菜业等企业,发展粮油、速冻食品、脱水菜等精加工产品;壮大林果业优势,发展喜加喜、盛达食品等现有企业,重点开发果脯、杏仁产品、果蔬脆片、保健饮品、木材深加工等产品。到2015年,培育出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2个、超5亿元企业3个、超亿元企业5个、超5千万元企业8个,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税金3亿元。

3、培育新兴产业。按照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优先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和粉煤灰、废钢渣等工业废弃物生产新型材料;努力延伸光伏原辅材产业链,重点发展光伏原辅材的制备技术;推进新一代智能节能玻璃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太阳能玻璃产业,鼓励和支持玻璃纤维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制造;全力开发风能产业,积极推进热电联产项目,完成1000兆瓦风力发电、2×35万千瓦机组建设并投入运行;实施垃圾发电项目;发展生物质能源;推进油母页岩深加工;开展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市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战略先导产业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用工业理念运作农业发展,按照“壮大保护地、发展牛猪禽、扩充经济林、提升产业化”的思路,加强专业小区、大场大户、专业村组和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扩充保护地、牛猪禽、经济林三大主导产业基地规模,着力把凌源建设成为保护地强市、全省第一养牛大市、重要的经济林大市、名副其实的北方花都。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24亿元,年均增长21%。农产品转化率达到60%以上,新增农事龙头企业30户。

1、壮大三大主导产业。

——推进“保护地”提质升级。实施特色化、名牌化、产业化战略,在蔬菜花卉产业的引种、育苗、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加大科技投入,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布局,适度扩大种植面积,加快结构调整,推广工厂化育苗,到2015年,引进新品种100个,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100%,绿色蔬菜面积达到2万亩,花卉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0%。蔬菜花卉总面积发展到4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达到40万亩(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花卉生产面积达到5万亩),裸地花卉发展到3万亩,蔬菜总产量稳定在180万吨,鲜切花产量稳定在5亿枝,种球5亿粒,蔬菜花卉总产值达到60亿元。

——促进“牛猪禽”做大做强。推进省级标准化畜牧小区建设,提高畜牧产业集约化水平。全面推进肉牛产业规模经营,规模化饲养占养殖比重达到50%,着力打造我市肉牛产业集群,优质肉牛饲养量达120万头,可繁母牛存栏量达到12万头,完成大型母牛繁育基地建设,母牛繁育规模达到5000头左右,建设2个存栏万头优质肉牛饲养基地。到2015年,肉牛产业生产与经营年实现产值30亿元。

——加快“经济林”结构调整。优化经济林布局,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干果,适当调整大宗水果和主要树种早、中、晚品种比例;注重栽培设施品种和出口创汇品种培育;加大果园改造力度,提高干鲜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每年发展经济林4万亩。到2015年,经济林种植面积达到130万亩,林果业实现产值8亿元。

2、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冷链系统建设,支持资本投资物流配送产业,引导、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贮藏加工和流通型的龙头企业;完成蔬菜、花卉等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的升级改造,新增蔬菜加工龙头企业3个以上,培育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个;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将标准化生产贯穿产前、产中、产后领域;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坚持设施蔬菜、花卉产品“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力推“凌馨”牌蔬菜花卉在省名牌的基础上争创国家名牌产品。

3、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引导扶持三十家子大牲畜、四官营子果菜、八里堡蔬菜、凌源花卉批发交易市场升级改造,使之成为“买全国、卖全国”的农产品大市场。

——完善推广体系建设。形成市场引导、政府推进、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现有农业推广机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模式。规划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科技服务站,不断发展、完善各具特色、多种类型的农村科技推广组织。

——完善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完善检测设备,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建立完善岗位责任制、植物防疫检疫制、无害化处理制等生产管理制度,把好农业生产关;推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入制度,把好农产品市场关。

——完善组织体系建设。采取龙头带动、市场牵动、网络推动等措施,促进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发展。以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片区发展为模式,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基础好、经营规模大、带动农户多、社会效益好的示范专业合作组织。

(三)促进现代服务业全面繁荣

着眼于构建商贸物流名城,按照“构建一流集散市场,扩大连锁城市商圈、开发历史民俗文化、打造辽西温泉名城”的思路,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新型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五大领域,加快服务总量扩张和现代化发展步伐。到2015年,逐步建立起与“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从业人员达到18万。

1、发展商贸流通业。推行现代商贸流通方式,构筑“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将我市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东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全面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建成中心城区、万元店、三十家子、四合当四处综合商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大什字商贸流通集聚区、凌河商贸流通集聚区。积极引进大型连锁商贸企业,进一步扩大城市商圈,广泛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全力提升商贸流通业。着力提升零售商业能级和业态水平,引导发展中高档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等商贸服务业集中区和高档步行街,完成盛泰国贸商厦、兴隆大家庭、汽车4S店建设,完成华麟大厦地段整体开发。积极发展商贸会展服务业,打造“凌源商品城”,提升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国内地位。着力培育现代商业集团企业,支持本土商业企业做大做强,吸引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落户凌源。到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亿元,年均增长24.7%。

2、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完善物流供应链、提升价值增值链为目标,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将凌源建成京沈之间最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完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完成“五横四纵一环”的城区路网规划,主要市场间开通城际快速公路,依托101、306国道、京四高速、凌绥高速和京沈高铁、凌源、凌源东三个铁路客货站点,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加快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区,分层次建设商贸物流基地、产业物流园和综合物流中心等三大类物流园区;加快建设花卉、蔬菜、大牲畜、农副产品、建材等五大产业物流园;在主城区建设服务于综合商业集聚区和专业市场的现代化综合物流中心。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推动现有物流企业尽快向新型、高效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核心业务能力较强的物流主体。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3、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丰富和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加强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依托独特优势,全力打造文化、生态、休闲三大旅游品牌,加大牛河梁红山文化包装宣传,打造牛河梁红山文化旅游精品;利用朝阳建设地质公园机遇,结合牛河梁红山文化旅游,开展化石文化旅游;加大开发热水汤旅游度假区的力度;推进金花山风景区及青龙河流域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实现与其他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推进旅游区域合作,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全力将凌源纳入京津唐、内蒙、沈阳旅游圈内。到2015年,全市文化旅游收入实现翻两番以上,年均增长35%。

4、发展金融服务业。巩固扩大金融服务体系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大力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开展,加快繁荣保险业市场。进一步繁荣银行业,深度谋划地方商业银行改革道路,积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加快建立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进一步拓展保险业,发展保险评估业务,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进一步活跃资本市场,培育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快建设证券种类齐全、中介机构发达的市场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到2015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达到180亿元、120亿元。

5、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迎合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完善商品住宅供应结构,积极发展健康住宅和环保住宅,推进节能型住宅建设,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住房需求,不断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继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对开发企业、中介企业、物业企业管理的重点逐步由资质管理向资信管理转轨。在大凌河沿岸建设高档住宅,使之适应文化旅游需求和提升城市品位需求;重视城市景观与房地产建设的匹配性,使其设计风格和整体层次达到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求。

6、推进信息、中介咨询、社区服务业发展。全面实施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交通管理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普及等四大工程,建立健全面向工业、农业、商贸、个人消费的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和运行机制,构建覆盖全市服务企业和民众的专业化信息服务网络。到2015年,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亿元,年均递增10%左右。积极培育中介咨询服务机构,有效规范中介咨询服务市场,努力提高执业水平,为政府、企业和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到2015年,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门类齐全的现代中介咨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区服务网络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发展,构建覆盖全市的多元化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加快发展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业,积极培育社区家政服务业,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服务,到2015年,社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二、城乡建设发展重点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方向,以中心城市发展为重点,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把凌源建设成为城市功能完备、外围发展匹配、人居环境优美的中等规模城市。

(一)加快城镇化进程

1、完善城镇体系。十二五”期间,我市要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按照“改造老城、开发新区、主副共建、沿河发展、扩容提质”的总体思路,确立“一主两副”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个主城区即在现状城市建成区的基础上拓边展沿,发展成为城市主城区;两个副城区即万元店-热水汤副城与小城子副城,发展为集居住、生产、旅游、教育为一体的副城区。到“十二五”末,努力达到主副同城,形成35平方公里建成区、30万城市人口的中等城市规模,城镇化率达到50%。另外,在“十二五”时期完成全市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对“旧村、空心村”进行规划改造,引导农民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小城镇建筑面积达到335万平方米,逐步实施迁村并点,基本实现布局合理、建设规范、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现代生态新村镇。把我市建设成发展核心(中心城区)、经济区发展核心(中心镇)、经济区次级中心(一般城镇)、基层村四级城乡一体化发展结构。

2、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加快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体系,完成镇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村规划。加强城市建筑风貌设计,着力提升城市品位。继续推进老城区改造,不断提升主体功能,消灭城中村。加快新城区开发,实施以路扩城、以校扩城、以园扩城、以商扩城、以水扩城、以绿扩城、以居扩城工程。着重解决城市建设土地制约问题。提高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完善社区基本服务体系,创建精品社区10个,特色社区10个,100个行政村达到市级农村社区示范标准。

3、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城市规划,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新模式;加大城市管理投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公用事业监察,严厉打击破坏基础设施行为;推进城市亮、绿、净、美,逐步实行城市垃圾袋装化,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建立健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新机制,加强交通、环境、规划、市容市貌综合执法,进一步提升城市软件功能。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提升城市基础功能。围绕城市提质扩容发展目标,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以改善城市功能为重点,集中规划和建设一批城市排水、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垃圾处理、公共管网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到2015年,完成城市应急供水与天然气输配站、城市热电联产、污泥处理厂、城市垃圾处理厂、城市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公铁立交、河东新区跨河大桥、体育中心等工程。

2、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立足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按照“充实内容,提高标准,加大投入”要求,加强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到2015年,力争在11个乡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在17个乡镇街建设垃圾处理厂;实现农村所有自然村内的现有路面硬化全覆盖;进一步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发展集中式供水,确保农民喝上清洁安全自来水。

3、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完成大凌河城区段防洪工程;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步伐,着力治理重点河道险工险段,重要河段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全面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继续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坡耕地治理,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民生水利工程,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面解决小型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工程,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到2015年,解决18.56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对重点河道险工险段治理32处,完成大凌河防洪工程、8座小型水库以及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平方公里,同时全面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能力和水利应急管理能力,做好雕窝山、刘家湾水库建设前期工作。

4、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按照“统一规划、保证重点、完善网络、提升功能”的建设方针,形成公路等级结构合理、技术标准配置达标、附属设施功能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支持凌绥高速公路、京沈高速铁路、赤绥铁路、锦承铁路复线等工程建设。到2015年,全面解决县级以上公路晴雨通车问题,进行路基改造144公里,黑色路面大中修177公里,预提县道6条、乡道35条、村道85条,桥梁总数达到218座,8890米,通车总里程达到637公里,县级以上公路基本达到GBM公路标准,形成覆盖所有乡镇的三纵四横、一大三小公路循环网络;完成城区客运站改扩建工程。

5、提高供电能力。加快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在三家子乡建设220kV榆州变电所,在三十家子镇启动220kV变电所项目,全市电网形成环网运行,确保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风力发电入网运行,热电联产项目投入运营。到2015年,220kV变电站达到2座,220kV主变总容量达到960MVA。66kV变电站达到20座,总容量达到619.3MVA。

三、社会事业发展重点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推进科技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切实将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相结合,利用“突破辽西北”战略及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相关政策,培育一批可用之才。鼓励发展科技型企业,依托企业汇聚科技人才。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创办经济实体,建立联合研发基地、研发中心。到2015年,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0%。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切实加强学前教育,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努力提升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民族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健康发展。牢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和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增加教育收入,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加快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消除学校险房和安全隐患。建立教师队伍补充、培训、提高机制,加快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紧围绕“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水平”,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合理调整教育布局,推进初中教育城市化,推进学校规模发展、特色发展,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全面完成“普九双高”达标任务。

(三)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努力提升我市文化综合实力,实现我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社会文化活动阵地更加巩固的良好局面。博物馆、大剧院、文化广场等市、乡(镇)、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城乡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城乡特色文化繁荣,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具有凌源特色的文化产业,并使之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业。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不断创作生产出既有思想内容,又有市场价值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景区、品牌活动、品牌赛事、品牌剧目、品牌产品。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文化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明显。

(四)努力完善医疗卫生事业

发挥卫生基础优势,力争进入全省卫生强市行列。全力推进新医改,实行药品零差率,解决“看病贵”问题;免费实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实行资源纵向整合和技术协作,完善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和医疗救治网络体系。市医改要以中心医院提升为三级医院,中医院进入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的核心示范医院为方向,不断提高医疗机构建设标准,推进医院现代化建设。以城乡一体化和乡村一体化为主要形式建设好“一乡一院”和“一村一所”。新建市妇幼保健院,完善县级公共卫生机构功能,真正形成以县级为龙头,乡级卫管办为枢纽,村一所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要求,落实医改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好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实行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引进急需人才;切实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确保新农合基本通畅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层服务机构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等医改项目的顺利推行;切实解决好农村退休人员“两险”和卫管办全额等待遇问题;在符合区域卫生设置规划要求的基础上,逐步有序放开医疗市场,鼓励实行社会多元办医,以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五)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建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做好我市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体育场馆建设和综合利用的新模式,建成凌源市体育中心,并将学校体育设施定时向社会开放。深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建设30个农民体育建设工程,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强体育人才培养,力争“十二五”时期向上输送体育后备人才300人以上。

(六)有序推进人口事业

全面提高人口工作,不断强化人口意识,努力使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迁移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实现人口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控制人口自然变动并密切关注和分析机械变动。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开展针对不同需求的教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依法加强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治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关注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服务需求,完善老龄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到2015年,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29‰,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5‰。

(七)提高广播电视通信服务水平

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促进广播电视、电影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建立并开通数字电视,实现城内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改造,电影放映全部实现数字化。到2015年,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发挥通信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扩大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加快推进电信、电视、互联网“三网融合”。

(八)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

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支持的工作体系,不断改善妇女就业、生活、社会环境和妇幼卫生环境,提高妇女受教育权利、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全市女性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45%以上,进一步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关注残疾人事业,健全残疾人组织,发展、审批福利企业8—10家,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慈善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强化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凌源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努力创造“三个优质”环境。严密防范、依法打击邪教组织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资源与环境发展重点

(一)合理利用水资源

把节约保护水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建设节水型社会。完成水行政体制改革,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满足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要求。严格控制城市建成区自备水源,合理规划和建设农村灌溉用水源井,完成城市应急供水工程、第三水源地工程建设,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提倡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到2015年,农田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率达到6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34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2%,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超采区地下水限采100万立方米。

(二)有序利用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开发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用途管制,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协调平衡各地区各行业的用地需求。强化土地管理,整顿土地市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按规划有效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到2015年,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得到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土地整治取得成效,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450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950公顷,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0%以上。

(三)规范开发矿产资源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切实治理整顿好矿山环境污染,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业开发与矿业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突出做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提倡规模生产,提高采矿回收率,保障传统产业原料稳定,培育新兴非金属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加强并超前开展矿产调查评价与勘查,坚持把矿产资源勘查放在首要位置,以资源勘查带动资源开发,重点加强铁矿、锰矿、金矿、石灰石矿、钼矿和铜矿的调查评价工作。到2015年,完成省本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察项目10个,商业性矿产勘察项目2个;矿产品产量在2010年基础上年增长10%;产品由粗放型向高附加值型转变,高附加值产品的产值达到50%;矿山生态环境年恢复治理率达到10%,土地复垦率达到10%。

(四)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以全面增强污染防治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指针,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经济、环境双赢的可持续发展局面。重点开展工业污染防治、大凌河流域治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污染较重行业进行重点治理,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进行清查并关闭,对新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大凌河整治为重点,积极推行“河长制”,加强流域内废水污染源防治,制定实施全市水源地保护规划,保证饮用水安全;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修改完善噪声功能区、制定大气功能区划分及执行标准,划定烟尘控制区和噪声控制区,重点治理取暖、浴池锅炉、餐饮娱乐等“三废”污染。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合理确定化肥施用量,扩大有机肥施用量。到2015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10年基础上消减10%,争取控制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0%。改造建成清洁生产企业10家,循环经济示范项目5个;建成8个市级环境优美乡镇,40个市级环境优美村;主要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得到控制和下降,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基本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环境的要求。

(五)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报、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特别是短期和临震预报水平。推进“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工程,实施以增雨、增雪、防雹、防雷、消雾为主要内容的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综合服务项目,努力提高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抗旱、防洪能力。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物资保障水平,建设一所标准化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五、民生工作发展重点

(一)全力促进就业

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着力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围绕“优化就业、服务民生”的目标,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我市劳动保障“全覆盖、低失业、高和谐”的新局面。依托经济发展,提高就业弹性和就业容量,有效减轻结构性失业压力。制定吸引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开发建立一批实习、见习基地和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建立健全以政府扶持就业和培训推荐就业为主要方向的多样化退役士兵安置保障制度,建设退役士兵培训就业基地。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在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建设农民工就业培训基地,增强外出农民稳定就业能力,对外劳务输出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劳务输出40万人次;新增普惠制就业培训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扭转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继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三)切实加强社会保障

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尤其是做好城镇困难居民参保工作。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全力推进新农保工作。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30%以上,将城乡低保户和五保户全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对特殊困难群体和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积极救助。到2015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5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员参保,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失业保险扩面人数达到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9万人。

(四)集中力量做好扶贫工作

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转移培训、定点扶贫、移民扶贫和科技扶贫为工作重点,创新扶贫模式,加大扶贫投入,加快实现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移民400户、1500人,每年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3100人,每年培训农户1.2万人次、技能培训2000人,基本解决全市农村10万贫困人口的稳定温饱问题,帮助低收入的8万人口增加收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市政府成立了“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将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重大项目安排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一个计划年度中及主要行业和重点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中,使其切实成为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促进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建立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的互动实施机制,促进全市各行业的协调发展。加大对规划纲要的宣传,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二、制订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适时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对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建立规范化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根据环境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情况及时适度修订规划内容。

三、推进深化改革

继续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倡导民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坚持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深入推进事业体制改革,按照政事分开原则,对行政管理类和公益事业单位职能进行整合,加大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投资体制改革,放宽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界定政府投资范畴。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担保机制,成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企业生产排忧解难。继续深化农村改革,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批准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加大水利设施产权、林权配套改革力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及收支两条线等制度。

四、加快结构优化

继续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发挥老优势,创造新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和各类园区建设,提高产业聚集水平,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围绕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信息、物流、中介、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通过调整区域结构,实现信息社会共享、资源共同开发、产业一体化经营等途径,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努力调整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大力发展配套经济、链条经济和循环经济。

五、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和资本转移,制定更加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按照“集聚资源造优势,整合资源招大商”的发展思路,探索建立招商引资的长效机制。在重视引进资金、技术的同时,做好人才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强化项目储备,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扎实开展项目储备库的动态管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和不竭动力。突出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开发和引进力度。创新项目融资机制,建设和完善担保体系,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进一步落实包抓项目责任制以及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项目工作长效机制,提高项目建设的成功率。

六、加强软环境建设

切实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进一步完善政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清除一切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和人为障碍,努力使我市成为全省发展环境最好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