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凌源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关于加强凌源市农产品品牌打造与推介的提案》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11-30 信息来源:凌源市
浏览:

姜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凌源市农产品品牌打造与推介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凌源市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涌现出一批以“菜花畜果”特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农产品品牌26个,区域公用品牌6个,地理标识3个,品牌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一、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做好“两品一标”认证工作,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位

1.构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完善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投入品两大追溯体系,在规模化基地中推广污染治理、绿色防控技术,全面落实农产品准出制度,入市农产品需开具合格证或者张贴追溯二维码。

2.做好“两品一标”认证工作,确保农产品品质。积极做好全市农产品品质监督检测工作,制定和执行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地方标准,从而提升农产品品质。

二、积极培育品牌创建经营主体,明确农产品品牌所对应的消费人群

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业品牌建设与开发特色农产品紧密结合起来,以新产品创建新品牌,以名优名牌带动特色农产品提档升级。凌源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按照“一村一品、示范推动”的模式,合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强化科技支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精致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强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鼓励引导企业把农业品牌培育成企业走向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全市建成了一批以葡萄、香菇、花卉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均走在朝阳市前列。全市建成四官营子镇大房身村、凌源市刘杖子镇刘杖子村、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凌源市东城街道房申村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成三道河子镇食用菌特产之乡、刀尔登镇香菇特产之乡、东城办事处百合特产之乡、乌兰白镇和红山街道大扁杏特产之乡、刘杖子镇葡萄特产之乡、三十家子镇肉牛特产之乡等7个辽宁省政府认定的特色乡镇;建成前进乡苹果种植特产之乡、北炉乡脱水菜特产之乡、宋杖子镇青椒特产之乡等3个市级特产之乡。 

三、加强科技服务,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将科技引入农产品生产消费环节

1.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实现我市农产品生产过程可视化。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初步完成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与蒙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渤丰现代农业示范园、富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业生产基地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农产品生产过程可视化,从而进一步完善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2.加强科技服务,提高农产品品牌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积极组织专家进园景区活动,连续四年组织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0余个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以此引领破解园(景)区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转化牵动力强效益大的技术成果,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带动技术、智力、管理、信息等要素向园(景)区集聚。与沈阳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大连海洋大学等多所学院签署合作,特邀沈阳农业大学牟恩东教授、杨肖丽教授作为凌源市数字农业项目顾问,加强科技注入支持。

四、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做好宣传,带动企业注重农产品的推介模式

1.加大营销力度。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组织参加农产品品牌评选和各类展销活动,扩大凌源市以 “菜花畜果”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品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认养农业等新业态,促进农产品品牌营销,提升凌源市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2.积极做好宣传。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网红直播”等方式,加强凌源市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介,推动一批有实力、声誉好的农产品企业入驻电商平台,让农产品品牌走出去。一是市农业农村局参加省2021年辽宁优质农产品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创建品牌、扩大效应。二是举办第三届中国凌源百合节,特邀请沈阳农业大学专业团队为凌源百合设计品牌logo,召开品牌发布会,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为重点,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强力打造凌源百合,全力推动花卉产业率先突破,从而逐步带动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单位负责人(签字):刘小功


信息来源:凌源市
责任编辑: